寶藏巖發展的歷史沿革寶藏巖寺建於清乾隆年間,於觀音山麓興築,供民眾祭拜及防禦之用。同時在觀音山上設有鼓亭,派人瞭望以隨時示警。寶藏巖寺因享水路要衝之利,逐漸成為台北南部、中永和地區的信仰中心,當時的廟產涵蓋今水源地、三軍總醫院一帶,可見其香火之盛。香火奉祀使得觀音山南麓因隨廟修行、參拜攬勝的人跡漸至,是為寶藏巖聚落發展的歷史開端。
寶藏巖歷史聚落,發展肇始於日據末期,因坐落小觀音山與新店溪為台北市自來水建設之水路要地,即已劃設成保護區,並設置軍隊警戒,初期僅有六戶閩南籍家庭因寶藏巖寺之宗教信仰簇群定居;光復後,至民國五、六○年代逐漸因水源功能移轉上游、興建福和橋、撤離營區等措施而取消管制,再經七○年代急速蓬勃的現代化經濟變遷,退伍榮民及其配偶、城鄉移民等弱勢族群陸續遷入,透過長期自力造屋,聚落規模大幅擴張,這段期間約有百來間的違建房舍被搭建,住戶間亦形塑出成熟綿密的生活網絡和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,可說是在城市正式部門外,盎然寫出另一頁真實、獨特、邊緣的庶民生活歷史。
創作者 潘羽祐
「寶藏巖共生聚落」是一個由不同世代、不同文化、不同族群有機“拼湊”與“組裝”而成的隱世之地,而整建後的寶藏巖將重新納入城市版塊,賦予文化機能,迎接創意人口與國際背包客的進駐,因此以城市的元件模型作為本案發展的主題。
汀州路230巷沿著福和橋橋墩的道路是都市連結進河岸親水步道的重要廊道,沿途我們可以觀察到都市行銷裡所有重要的元素:都會、人群、消費、交通、動植物、建築、水岸。「城市好風光,a Live City Model」就是要利用這350公尺的牆面呈現都市多元的構成元件,以手繪的溫暖線條回應這一路的LIVE(即時/ 活力)風景,引導群眾閱讀與思考一個城市模組的理想構成。
「城市好風光」因此是一個模型套組,沿著壁面繪製一片片的城市組件,組件的內容根據對寶藏巖及周遭環境的調查與資料蒐集所構成。作品完成後,將發送這個模型組的組裝說明書,作為與民眾互動的另一環,觸動他們對都市構成的重新想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